close

 

DSC_4230.JPG

上窮碧落下黃泉,兩處茫茫皆不見…」

死後的世界,對亡者的思念,或許能在恐山找到些許的答案吧!

 

在日本,靈魂的群聚之處稱為「靈場」,通常泛指神社、寺院、墓地等地,亦或古戰場遺跡,災難犧牲者眾多地方也可以稱為靈場。但這裡並非令人恐懼的禁地,伴隨著歷史與文化的發展,靈場代表著日本宗教信仰與精神上極具深遠的意義。京都的比叡山、和歌山的高野山、青森的恐山,因為境內靈場眾多,被合稱為「日本三大靈場」。

遍尋日本許多地方,總是會找點樂子增加旅途的樂趣,「日本三景」、「日本三大朝市」、「日本三大佛」、「日本三大名園」、「日本三大名城」、「日本三大瀑布」、「日本三大神宮」、「日本三大中華街」,不知不覺,收集這些景點卻也成為我安排行程的重點之一。翻開此次日本東北行地圖,位於青森縣下北半島的恐山,則是我引頸期盼多年,「日本三大」拼圖缺一不可的地方。

而恐山座落日本本洲最東北端的位置,相傳是日本「通靈」的發源地之一,留下許多傳說。每年七月與十月的恐山大祭,全國各地會湧入不少參拜者祭祀先人,目的是參與女巫的降靈儀式,讓亡者的靈魂憑附在女巫身上,在世之人得以與往生者對話。加上自古以來,日本人相信「東北」即是鬼門的方位,人死之後,靈魂就會往山裡去,於是恐山就成為三大靈場中最具神秘色彩的地方。

 

 

00000048_1-750x450.jpg

(恐山大祭,圖片取自於青森縣觀光資訊網站)

 

jap-map.jpg

(圖中紅圈處,恐山座落於本洲最東北端的下北半島,圖片取自於網路)

 

2016年的北陸昇龍道之旅,我曾探訪歷史的足跡,來到京都的佛門聖地比叡山

DSC_2027.JPG

(2016年11月,京都根本中堂)

 

弘法大師長眠地高野山,是我正在進行中的四國遍路八十八番靈場巡禮,待走完1200里路後必定抵達的終點

DSC_2445.JPG

(2017年5月,四國遍路,發心的道場德島)

 

頂著前一晚尚未消化完的蕎麥麵,睡眼惺忪,我摸著肚皮,在青森八戶一間旅館醒了過來。這一天我必須起個大清早,避免與前往恐山複雜的車班擦身而過。畢竟恐山是三大靈場位處最偏僻,最難抵達的地方。

DSC_4059.JPG

前一晚在岩手盛岡的東家蕎麥當大胃王時,與坐在一旁仙台來的情侶和服務人員阿姨閒聊,當他們聽到我明天一早要去恐山時,紛紛露出訝異的表情:「為什麼想去那裡?」

 

DSC_4078.JPG

八戶車站做為新幹線與青森地方鐵道共構的車站,早晨六點多依舊門可羅雀

 

DSC_4086.JPG

第二次投宿在八戶,上一次來到這裡是為了「小海女」,但青之森鐵道卻是第一次搭乘

 

DSC_4082.JPG

7點15分的列車,錯過這班,後面的行程可就泡湯了。這天除了恐山,我還想到青森市區逛逛

 

DSC_4090.JPG

DSC_4307.JPG

以八戶做為起點,約莫45分鐘的車程,首先來到JR 野邊地車站轉車。站如其名,這裡就是一處鄉下小站,彷彿位於無人的偏野之地,擁有著日本最古老的鐵道防雪林

 

DSC_4092.JPG

DSC_4093.JPG

從青之森鐵道下車後僅有短暫5分鐘不到的轉搭乘時間,一時不察,我上錯發車月台,若非站務人員大聲向我示意,這班ONE MAN列車非得錯過了

 

DSC_4101.JPG

DSC_4097.JPG

列車沿著下半北島的陸奧灣前進,空無一人的車廂裡,靜靜欣賞這片海景

 

DSC_4305.JPG

DSC_4304.JPG

DSC_4303.JPG

1個小時後,抵達日本本洲最北端的下北半島。擁有豐富漁產的下北半島,其津輕海峽捕獲到的大間黑鮪魚聞名全日本,堪稱鮪魚中的夢幻逸品,每年在築地市場的新春競標,往往能開出令人瞠目結舌的天價

 

DSC_4105.JPG

開往地獄的公車!?

DSC_4106.JPG

步出下北車站,開往恐山的巴士就在眼前,不到5分鐘即將出發,急急忙忙上車,映入眼簾的卻是空無一人的車廂,今天明明是星期六呀,居然沒半個觀光客!我心裡暗想,恐山果然是一般觀光客不太會去的地方!

 

DSC_4108.JPG

DSC_4110.JPG

挑選最前面的位置,巴士緩緩往山上開去,途中,沒有半個人上車

 

DSC_4115.JPG

DSC_4114.JPG

30分鐘後,距離抵達恐山前4公里處,司機先生在一處冷泉旁停下車來,他告訴我這是恐山知名的「不老不死冷泉」,傳說喝一口年輕10歲,兩口20歲,三口以上可以長生不死,要我下車品嚐看看。整台巴士只有我一個人,我也不敢逗留太久,雙手捧起泉水,一股腦兒咕嚕下灌,只覺喉頭一甜,清新涼爽滲透五臟六腑,順便洗把臉,長生不老什麼的,早已拋諸腦後,不做多想。

 

DSC_4121.JPG

DSC_4117.JPG

盼望多年,遠得要命的恐山終於抵達。下車後,迎面而來的是宇曾利湖的美景與陣陣刺鼻的硫磺味

 

DSC_4124.JPG

DSC_4125.JPG

DSC_4128.JPG

DSC_4123.JPG

正式進入恐山之前,這裡還可以看到三途川、奪衣婆與懸衣翁

 

早在日本飛鳥時代(西元592~710年),一部名為「地藏十王經」的經典由中國傳入日本,並於平安時代(西元794~1185年)末期受到日本民間普遍信仰。當中提到三途川乃是分隔陽界與陰司的冥河,又稱為「忘川」或「奈河」。河川之上有一座「奈何橋」,在渡橋前,奪衣婆與懸衣翁會在此等待亡者,並將其身上所穿衣物取下並懸掛在樹上,藉由樹枝垂落之輕重來判斷生前罪孽。橋面有牛頭馬面把守,當生前罪惡深重之人經過時,牛頭馬面就會將其推入河面,飽受蛇蟲侵咬。而忘川之水又有迷魂的作用,亦是做為「孟婆湯」的原料。

但日本民間傳說並沒有奈何橋的說法,而是亡者若要渡過冥河,則需交付船夫「六文錢」做為船資,沒有錢的死者則會被剝去身上衣物,而六文錢亦代表「六道輪迴」,所以古代日本則會用六文錢做為陪葬的物品。戰國知名武將真田幸村,其真田家徽即是以六文錢做為代表,象徵武士視死如歸的精神。

 

DSC_4127.JPG

奪衣婆

DSC_4126.JPG

懸衣翁

 

DSC_4299.JPG

DSC_4130.JPG

DSC_4134.JPG

購買門票進入之前的食堂與販賣店,這裡兜售著許多參拜先人的用品,其中讓我好奇不已的則是供奉嬰靈用的風車

 

DSC_4135.JPG

DSC_4136.JPG

坐落於總門前的迎賓地藏菩蕯,六大地藏代表著六道輪迴眾生

 

DSC_4139.JPG

DSC_4142.JPG

恐山開基慈覺大師與恐山總門

 

恐山,全名為恐山菩提寺,為大唐貞觀四年,西元862年由天台宗的慈覺大師開基,一度因為戰亂而廢寺,並於西元1530年再興,本尊供奉地藏菩薩,又稱「宇曾利山」,因「宇曾利」下北方言發音近似日語「恐」字,後世普遍稱做恐山。前面提過它與日本比叡山、高野山齊名,合稱「三大靈場」,堪稱全日本等級最高的「能量景點」。座落於此的千年古剎,有著日本人對地獄想像,有「重罪地獄」、「無間地獄」、「血池地獄」、「三途川」、「賽之河原」、「極樂之濱」等靈場。宇曾利山與宇曾利湖的相互輝映,四季分明而成為獨特又奇異的天然美景。

 

14052701_1832625283636200_291386622_nKenji-Sato-佐藤健寿Instagram.jpg

(潮來巫女,手持念珠與給亡者渡河的六文錢招靈,圖片取自於網路)

 

誠如前面所言,每逢每年七月的恐山大祭與十月的秋祭,寺方會提供場地給巫女,全日本各地對先人感念的人們便會來此藉由巫女的通靈,與死去的親友對話,而這些巫女則稱之為「イタコ」(發音itako),潮來巫女。據聞潮來巫女是具有靈力的人,通常是由弱視及失明的女性擔任。少女於10歲左右的年紀開始入門,跟隨長輩誦經、占卜與精神鍛鍊(斷食、耳聽背誦百條經文)等修行,藉由眼盲的代價提升其它官感的敏銳,約莫十餘載修行後便能聽見亡者與神靈的聲音。正式成為巫女的前100天,必須身著象徵無垢的白衣,在冬天將自己身子浸泡在冷水裡苦行,最後三個星期,禁止食用熟食、肉、鹽及穀物,並在儀式最後打扮成新娘的樣子,代表嫁給神明,藉此獲得靈力。

早在二戰以前,東北的潮來女巫曾高達數百人,80年代,這項文化還被日本文化廳納入無形的民俗文化財。近年來,過於嚴苛的修行與社會福利及醫學進步之下,即便眼盲的女性也不會走上潮來巫女這條路,根據統計,東北巫女的數量現在僅存約6人,其中現役的更只有3人。311大地震之後,許多慟失親友的遇難者家屬,為了聽取死者遺言紛紛前來恐山,使得巫女這項職業再一次受到世人的注目。

 

 

psb.jpeg

(漫畫作品通靈王的女主角,出身於青森縣的通靈者恐山安娜,圖片取自於網路)

 

(恐山潮來巫女招靈儀式,影片源自於youtube)

 

DSC_4144.JPG

DSC_4145.JPG

DSC_4151.JPG

令人感覺莊嚴既沉穩的山門

 

DSC_4161.JPG

DSC_4169.JPG

DSC_4170.JPG

走進山門,另一頭便是供奉地藏菩蕯的本堂。趕緊雙手合十,向菩蕯稟報我從台灣而來,祈求家內,我所重視的人事一切安泰

 

DSC_4159.JPG

DSC_4156.JPG

60929B4FE8E448F19A3817F12749F767_LL.jpg

遠在一萬年前,恐山有過火山噴發的現象,所以除了參拜外,這裡還有天然溫泉供旅客免費使用,只要自備毛巾即可

 

DSC_4289.JPG

DSC_4291.JPG

本堂後方有一條參道,裡面供奉著代表慈悲不可撼動,高舉智慧之劍,暫斷一切執迷與邪惡的不動明王

 

DSC_4295.JPG

從奧之院制高點往山門拍的照片

 

DSC_4175.JPG

緊接著是今日的重頭戲,步上這一條石階梯,一頭便是恐山地獄

 

DSC_4177.JPG

DSC_4178.JPG

DSC_4180.JPG

刺鼻硫磺酸味陣陣撲鼻而來,走在這崎嶇難行的火山岩路上,盡是供養的石堆。我小心翼翼地走著,深怕一個不小心踢倒

 

DSC_4185.JPG

DSC_4186.JPG

許多來此參拜的人會以風車代替鮮花供養亡者,有象徵佛教「輪迴」的意義存在

 

DSC_4197.JPG

DSC_4191.JPG

DSC_4192.JPG

DSC_4203.JPG

DSC_4264.JPG

DSC_4271.JPG

彷彿臉部扭曲的奇岩怪石,伴隨著供奉亡者的風車隨風搖曳,發出低沉的聲響,咻咻在耳邊迴盪,是亡者在訴苦著未完成的心願,還是在對親人呼喊?

 

DSC_4181.JPG

DSC_4260.JPG

DSC_4218.JPG

DSC_4259.JPG

途中,還可以看見許多崎嶇不平火山岩堆構成的地獄

 

DSC_4213.JPG

地獄巡禮過後,緊接著是「賽之河原

 

我曾在我其它遊記中提過, 賽之河原,位於三途川的河畔,傳說幼子夭折後,便會前往賽之河原堆疊石堆,代表為生前父母服侍供養,當石頭堆砌超過自己的身高時,方可投胎轉世。然而在石塔完成之前,往往會有惡鬼干擾破壞,讓這些夭折的幼子不斷重覆此一動作,是他們受苦的地方,所以賽之河原也有「徒勞無功」的意味。所幸地藏菩薩的出現,解救這群受苦的小兒,讓他們進入輪迴,重新投胎。所以地藏菩薩在日本是代表孩童的守護神。

 

DSC_4216.JPG

DSC_4212.JPG

DSC_4211.JPG

DSC_4194.JPG

親友為逝去孩童堆砌石堆的賽之河原,協助他們早日投胎

 

DSC_4221.JPG

DSC_4223.JPG

緊鄰著賽之河原,一旁則是「極樂之濱」與「宇曾利湖」,位火山岩地形的宇曾利湖,由於湖水呈酸性,在陽光的折射下,照耀出寶石般的光芒,不同角度可欣賞到不同的湖色風光,美麗極了

 

DSC_4238.JPG

湖畔旁供奉著一尊哀悼311地震罹難者靈魂的地藏菩薩

 

DSC_4241.JPG

DSC_4240.JPG

DSC_4235.JPG

DSC_4231.JPG

夾帶著細砂的微風吹拂,和熙的陽光,這一天的天空很藍,空無一人,我靜靜地坐在這片沙灘發呆,時間彷彿凝結在這一刻,心情猶如這片湖面平靜。很難相信,面對這片淨土,背後卻是地獄,僅有一線之隔,有著說不出的奇妙與感動。這裡很美,很寧靜,卻也很稠悵。有人問我,千里迢迢來到這個地方,一個人不覺得恐怖嗎?秉持著尊重的心情,如果這是一條你我死後必經的道路,那又何懼之有?

 

DSC_4230.JPG

DSC_4199.JPG

堆疊石頭,堆砌著過去的回憶,鮮花一束,芬芳著人世間的思念,隨風而擺的風車聲,彷彿想告訴遠在天邊的親友:「我很好,你不必擔心!」

 

DSC_4273.JPG

DSC_4228.JPG

生與死,得與失,或許我們都會著眼於眼前失去的人、事不再而感到遺憾,但也別忽略身邊寶貴的一切,活在當下,珍惜所有,極樂之濱就在我們心中。

 

DSC_4279.JPG

你說恐山會恐怖嗎?我認為它治癒了遺族喪失親友的遺憾,走過一遭,令人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。它不可怕,我認為它是一個用愛堆疊,一個充滿思念的地方。這裡很遠很遠,但再遠也遠不過陰陽兩世的分隔。雖然不曉得自己何時會再來,但可以肯定這會是此趟東北行最令我值得回憶的地方!我還會再來的,恐山~

 

DSC_4296.JPG

DSC_4297.JPG

食用前請合掌!參拜過後,來一支靈力+10的靈場冰淇淋,這樣身心內外皆照顧到了XD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jackywu020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